晚清之征战天下(重生旧社会东北的小说)

1. 晚清之征战天下,重生旧社会东北的小说?

以下为几本关于重生旧社会东北的小说推荐:1. 《傲慢与偏见》:作者是简·奥斯汀。这本小说描绘了英国东北部乡村社会中的人物命运和爱情故事,探讨了社会等级和偏见问题。2. 《边城》:作者是沈从文。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旧社会东北小城边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时东北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家族关系。3. 《一步之遥》:作者是张炜。这本小说通过一个现代人重生到清朝东北的故事,揭示了当时东北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努力改变命运的奋斗过程。4. 《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是楚留香。这本小说以东北农民为主角,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旧社会东北的农村社会和封建制度的残酷。这些小说虽然不完全是以重生为主题,但都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旧社会东北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可供您参考。

晚清之征战天下(重生旧社会东北的小说)

2. 为什么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各国征战没有涉及到亚洲其他国家呢?

导读:在我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扮演着同级无敌的角色,中原王朝基本处于你碾压同期其他文明的存在。我国古代的军事、科技、文化基本处于世界领先,而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三国时期都属于我国古典早期历史时期。虽然我国先民并不缺乏冒险和开拓精神,但是受制于全局视野的历史局限性和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中原王朝的征战暂时都没有涉及到亚洲的其他国家。

现在的亚洲各国除了我国以外,还有不少富庶的国家。但是这是文明和社会进步累积赋予的结果。所谓世易时移,放到两千年前的亚洲绝对不是这个样子。在信息闭塞、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交通工具落后的历史局限下,中原王朝在恶劣气候和严苛自然环境下自然争夺发生在熟知富庶的存量(各国彼此征战)范围内;而不是向外做增量范围(向其他国家用兵)。

全局认知的历史局限性

世界所有文明的发展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转化的,各文明对于世界的探索也是逐步进行的。所以包含任何雄才伟略的大帝,也同样会受到全局认知的历史局限性。比如雄才大略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完成占据波斯印度抵达喜马拉雅山时感觉已经到了尽头而回兵;祖龙嬴政在统一全国后只是在征战岭南,始终没有像汉武帝一样出河西、并入西域。总的来说,当时各国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年代。除了社会生产力和严苛的自然环境不支持更大规模、更长距离的远征外,恐怕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缺乏全球视野、具有太大的局限性。在只有简单地图、对全球认知还停留在天圆地方的中原王朝,没有人敢想象世界如此博大。即便根据《山海经》中往往都有世界尽头的描述,所以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三国时期征战不涉及其他亚洲各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下图就可以看出,战国时期还有很多空白没有任何政权或者文明存在。中原王朝自身都没有完成统一和开发,更不会对周边有什么想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科技、文化等层面的文明积累形成的结果,科技、文明以及社会生产力都制约着王朝版图的扩大。在没有成熟地图、交通工具和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实施对一个庞大的统治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可以凭借自己的战力强行捏合一个庞大帝国,但是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在农耕时代就单独远征的后勤保障就被拖垮一个帝国:比如在帖木儿打算远征明朝时,前锋军队都需要种植粮食给后面军队食用。即便放到清朝征伐西北的准噶尔都几乎耗尽了国力,可见在生产力落后情况下后勤保障的重要。而庞大的蒙古帝国本身依靠的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给养基本是以战养战。所以无论是战国还是在三国时代能够完成大一统才是首要任务,更何况社会生产力远落后于后世征伐准噶尔时期的清朝了。

历史上中原王朝进入东南亚以及印度需要冲破重重严苛的自然环境,别说遥远的南亚大陆就是曾经纳入中原王朝千年的交趾都是因为严苛的自然环境抵消了庞大的战力

其实在历史上交趾(越南)曾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长达千年,从秦朝统一南越后设置桂林、象郡后就开始了。到三国时期吴国也同样维持了对交趾的统治,但是东南亚其他区域并未涉及。虽然此时周边并没有强大的政权,但是严苛的自然环境、高山峡谷、密布的热带雨林成为天然的阻碍。此时东南亚还不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因为宋朝时期发源东南亚的占城稻才成熟。没有富庶的土地就没有动力,而且魏蜀吴三国相互制约吴国根本不可能抽出大量的兵力经略东南亚。更何况进入印度除了狭窄的茶马古道就是翻越青藏高原,显然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三国时期,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向南亚大陆进发几乎不可能。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3. 汉唐清朝综合实力谁最强大?

大家好,我是君哥美食日记,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认为衡量封建国家强弱一般主要看疆域,人口,税收、国祚的长短。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汉、唐、清,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一、疆域

唐:

青藏高原:不控制。虽然与吐蕃形成封贡关系,但仍是两个国家,而且后期吐蕃屡犯唐朝,夺走河西、西域等大片疆域,

东北:基本不控制。早期是高句丽,高句丽高宗时期被灭后,在武则天执政时又为渤海国所控制,虽然建立了部分羁縻州府,但是控制力有限,即时降时叛。

西南:前期控制云、贵、缅北,中期失去。自玄宗征南诏失败,云贵失控,南诏屡犯边,曾数次攻占成都。

西北:经营西域约150年,远至中亚,是中国历朝向西经营最远的(蒙古曾远征欧洲,但时间是在元朝建立前)。

蒙古高原:建立过一些羁縻州府,但基本不控制。

越南北部:有效控制。

汉(主要是指西汉):

青藏高原:完全不控制。

东北地区:建立汉四郡,大部分时间控制辽东。

西南地区:基本控制。

西北地区:有效控制。数次开辟西域,并建制,使之一直延续到西晋。

蒙古高原:完全不控制。

越南北部:有效控制。

清:

青藏高原:有效控制。

东北地区:完全控制。

西北地区:数度用兵,收复自唐代中期以来失去900年之西域,是为今之新疆。

西南地区:失败缅甸北部,完全控制云贵。

蒙古高原:内蒙古、外蒙古的科布多地区完全控制,外蒙古其它地区有效控制。

越南北部:失去。

结果:清第一,西汉第二,唐第三。

二、人口

因学者估算差异较大,暂时只列举根据史书记载的户籍人口:

西汉:建立时约1600万,最高时近6000万。

唐:建立时不足1000万,最高5200余万。

清:建立时人口,明代人口官方数约7000余万,学者估计为1亿,但考虑到明末战乱,清朝接手时就不足1亿,到乾隆后期发展到3亿。

结果:清第一,西汉第二,唐第三。

三、税收:

因为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关系,农作物亩产增加,手工业生产率提高,清税收肯定超过汉、唐,这里就不列举了。

四、国祚:

唐:289年

汉:西汉210年,东汉195年,因为中间有中断(公元8-25年),所以不能简单

清:267年

结果:唐第一,清第二,西汉第三。

综合对比结果,清朝完胜汉唐。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比较的局限和不合理性。

清建立于1644年,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中间差了近1800年,让一个1800前的朝代和1800后的朝代比人口、比税收,显然是不公平的,生产力进步太多了,拿农作来说,汉代没有占城稻、没有棉花、没有玉米、红薯、土豆,能养活6000万人,在册人口和明朝差不多,是何等的不容易。清代的成就看似高,其实是占在巨人肩上。

再比如说唐代,他的面积和人口都比清代少,但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唐朝强大呢?因为她开放、包容,沟通世界,为世人所景仰;而清代呢?僵化、保守、封闭、固步自封,从这一点来说,比唐朝差得太多。

以上只是从我的个人角度客观的反应了汉、唐、清的综合实力,如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敬请关注君哥美食日记。

4. 我国有哪些既毕业于国内军校又在外国军校留学的人?

刘伯承曾经公开说过“朱总司令是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朱总司令在云南讲武学堂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后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军事学院学习军事,那是德国最著名的军事学院,学习的军事也是最先进的知识!后来,由于领导旅欧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迫离开,到苏联学习军事!朱总司令是清末秀才,本来要考举人的,刚好清政府取消科举,转而学习新学,考上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毕业后,教了2年书,转投考入云南讲武学堂!

5. 康熙有汉族的血统吗?

有汉族的血统

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原属汉军旗,所以他的身上有一半汉族的血统。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佟氏一族自从清朝早期就跟随清朝先祖一起征战天下,因为战功显赫被赐满族姓氏佟佳,抬入镶黄旗。

佟佳氏的父亲是佟佳氏·佟图赖,隶满洲镶黄旗。官兵部尚书、都统。康熙间,追封一等公,赠太师,谥勤襄。佟佳氏·佟图赖父佟佳氏·佟养真,官游击世职,追封一等公,谥忠烈。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4岁,葬孝陵。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是清代首位佟佳氏皇后(追尊)。

6.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虽然在位仅13年,但是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启乾隆盛世,对清朝的康乾盛世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雍正帝王生涯中也有一大败笔,那就是雍正在位中后期清朝惨败于准噶尔汗国的和通泊之战,此战中清朝多名高级将领和王公贵族阵亡,而清朝八旗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京城八旗子弟几乎家家戴孝出丧,雍正本人更是险些被这一败气死。

和通泊之战的背景其实源自于康熙攻灭的噶尔丹

其实和通泊之战是清朝对阵宿敌准噶尔汗国的一次战斗,也是清朝对阵准噶尔汗国败得最惨的一次大败仗,它是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历史背景,这段历史跨越了康雍乾三代帝王,准噶尔汗国也一度是困扰了康雍乾三代帝王。

准噶尔汗国是由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绰罗斯·噶尔丹所创立,卫拉特蒙古前身就是明朝时期的蒙古瓦剌部。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打败了卫拉特蒙古联盟盟主和硕特部的鄂齐尔图汗,噶尔丹用武力强行统一了卫拉特蒙古各部,他将卫拉特蒙古联盟逐渐改组成了以准噶尔部为主的统一政权,并且噶尔丹还获得了西藏的五世达赖册封的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称号,因此准噶尔汗国正式成立了。

此后噶尔丹又先后征服了天山南路的叶尔羌汗国和费尔干纳盆地以及哈萨克部落,噶尔丹对内联结西藏的五世达赖,对外勾结沙俄,因此很快称霸了中亚地区。

彼时清朝的康熙先后平定三藩之乱,又收复了台湾,随后又在东北雅克萨和沙俄干了一仗,正是连年征战国困民乏之际,康熙实在是无暇顾及西北的噶尔丹,因此也给了噶尔丹做大做强的机会。噶尔丹在先后数次挑衅康熙,发现清朝确实无力顾及自己之后,于是噶尔丹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很快建立起了一个能与清朝相抗衡的准噶尔汗国。

噶尔丹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鼎盛之时控制包括了现今的新疆和外蒙古全境以及部分中亚地区,噶尔丹统治的势力范围达到了将近700万平方公里。直到这时康熙才认识到了噶尔丹对清朝有了多大的威胁。

而噶尔丹随着统治势力的加强,他对外还与惨败于清朝之手的沙俄勾结,沙俄在东北战败之后,沙俄已经无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因此沙俄开始在中国西北地区寻找机会,沙俄主要就是扶持噶尔丹,用他去替自己撕开中国西北边境。

因此噶尔丹在沙俄怂恿下,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已经积极准备入侵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借口追击蒙古喀尔喀部,趁势沿大兴安岭南下,如果噶尔丹一旦占据喀尔喀部,那么下一步必然就是准备攻打清朝,因此康熙当然不能任由噶尔丹入侵喀尔喀部。

康熙最初派了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八旗军阻击噶尔丹,结果阿喇尼惨败于噶尔丹之手。这是清朝对阵准噶尔汗国第一次败仗,虽然战败,但是清朝并没有损失太多兵力,不过也是这时候康熙才真正认识到噶尔丹已经强大到能打败八旗精锐了。

于是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噶尔丹,这也就开启了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的序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噶尔丹在康熙的严厉打击下,最终兵败自尽,不过噶尔丹虽死,但他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并没有瓦解,继承噶尔丹位置的是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是前任准噶尔部首领也就是噶尔丹的亲哥哥僧格珲台吉之子,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部内乱中被杀,噶尔丹当时本是西藏活佛,一直在拉萨学习佛法,但他为了替哥哥报仇,于是还俗继承了首领之位。因此年幼的策妄阿拉布坦和弟弟索诺木阿拉布坦只能由叔叔噶尔丹抚育。

随着噶尔丹势力越来越强大,也随着策妄阿拉布坦兄弟逐渐长大,噶尔丹担心他们兄弟二人的敏感身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开始打击迫害两个侄子,后来噶尔丹更是攻杀了侄子索诺木阿拉布坦,在这种情况下,策妄阿拉布坦只得向康熙投降,联合康熙攻打噶尔丹,而噶尔丹的败亡与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背后捅他刀子也有一定关系。噶尔丹败亡之后,策妄阿拉布坦在康熙的默许下,也顺利地继承了准噶尔汗国汗位。

康熙攻灭噶尔丹之后,由于国内连年征战,他早就想掩兵息武,况且准噶尔汗国当时已经非常庞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攻灭,更何况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投降,因此,康熙没有再对准噶尔汗国进行进一步的打击,而是专注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策妄阿拉布坦野心不比叔叔噶尔丹小,只不过当时准噶尔汗国由于噶尔丹和他自己的内耗,再加之康熙的沉重打击,已经实力大损,因此策妄阿拉布坦只得认怂,保存实力。

但是策妄阿拉布坦觉得实力逐渐恢复,于是又开始在清朝西北边境兴风作浪。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策妄阿拉布坦攻入了西藏拉萨,杀害了清政府扶持的和硕特部大汗拉藏汗,囚禁了六世达赖。

康熙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怒,他本想再度御驾亲征,但奈何他已经年纪老迈,因此康熙派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代替自己征讨准噶尔叛乱。

胤禵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去世,在康熙去世时,策妄阿拉布坦已经在军事上被胤禵全面压制,胤禵的大军已经攻占了新疆乌鲁木齐,剑指准噶尔汗国的老巢伊犁。

康熙去世给了策妄阿拉布坦机会,胤禵虽然是康熙的继任者雍正的同母亲弟弟,但却属于雍正的政敌弟弟胤禩一党,因此雍正继位后十分忌惮胤禵掌兵权,于是以为父奔丧的名义从西北前线召回了胤禵,雍正让亲信四川总督年羹尧接替为抚远大将军。

策妄阿拉布坦一面利用雍正对胤禵的猜忌,瞅准机会派使者去京城向雍正求和,一面又去青海煽动拉藏汗的侄子罗卜藏丹津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要面对的一边是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乱,一边还要对付策妄阿拉布坦,而且雍正继位时人心还不稳,康熙留给雍正的家底也并不丰厚,因此雍正不能两条战线同时打,雍正认为既然胤禵在此之前已经彻底在军事上压制住了策妄阿拉布坦,就先把他放在一边,于是调年羹尧的西北大军去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策妄阿拉布坦惨败于胤禵之手后,实力也损失巨大,因此也无力再骚扰清朝边境,所以在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平定之后,准噶尔汗国也老实下来,清朝和准噶尔汗国再度进入了相对和平时期。

雍正五年(1727年)时,策妄阿拉布坦病逝,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噶尔丹策零整备军务,又开始屡次侵犯清朝边境,并且之前在青海叛乱的罗卜藏丹津失败后,逃入准噶尔汗国境内,一直得到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父子二人的庇护。

因此在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认为准噶尔汗国迟迟不肯与清朝议和,还屡次犯边,加之庇护了罗卜藏丹津,因此雍正决意主动对准噶尔汗国用兵,解决这个清朝边境的心腹大患。

这也就是和通泊之战的大背景,可以说准噶尔汗国自噶尔丹创立之后一直就成为了对清朝威胁极大的存在,也一直是清朝边境的最大隐患问题。

和通泊之战由于统帅傅尔丹鲁莽冒进以至于八旗军全军覆没

在雍正与重臣商议是否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乾隆的老师、大学士朱轼和左都御史沈近思都反对出兵平定准噶尔汗国,鳌拜的孙子副都统达福也反对出兵,认为对于准噶尔汗国宜防不宜攻。满朝文武大臣只有大学士张廷玉力主出兵平定准噶尔汗国,于是雍正力排众议,决意用武力解决准噶尔汗国。

雍正任命黑龙江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命达福为傅尔丹的副将,率满蒙八旗军三万余人从北路发兵进攻准噶尔汗国,又任命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张广泗为副将,率八旗汉军三万余人从西路进攻准噶尔汗国。

两路清军来势汹汹,噶尔丹策零并没来得及集结兵力,因此他采用了示弱的缓兵之计,噶尔丹策零上表称臣,表示愿意与清朝签订议和协议,并交出青海叛乱的首领罗卜藏丹津,因此雍正没有急于让傅尔丹和岳钟琪进军开战,召二人回京就当时局势商议下一步战略。

噶尔丹听说两路统帅被召回京城,于是他先派遣集结过来的两万骑兵奇袭了岳钟琪西路清军的补给基地科舍图马厂大营,西路清军补给损失惨重。相对而言傅尔丹的北路清军还比较平和,不过后来很快证明了北路才是最惨的。

雍正得知噶尔丹策零偷袭了科舍图马厂大营非常震怒,于是下旨命傅尔丹和岳钟琪加紧进军围攻噶尔丹策零。

雍正九年(1731年)傅尔丹率军进驻科布多(现今外蒙科布多省),这个地方属于外蒙要塞地区,傅尔丹请示雍正在此修筑城塞作为攻打噶尔丹策零的驻扎基地。雍正批准了傅尔丹修建城塞的请求,于是傅尔丹开始驻扎科布多修建城塞。

噶尔丹策零听说傅尔丹驻扎科布多修建城塞之后,他很明白准噶尔汗国以骑兵为主,优势就是长于野战而非攻坚战,因此噶尔丹策零不想与傅尔丹的军队在城塞中展开攻坚战,于是他想诱敌出击,主动引诱傅尔丹出战。

因此噶尔丹策零量身为傅尔丹制定了诈降计,噶尔丹策零故意派手下被清军俘获,然后假意投降清军并交代准噶尔集结了3万骑兵,准备兵分两路奇袭北路清军大营,其中一路准噶尔骑兵已经驻扎在附近等待另一路骑兵到来就一起对傅尔丹军队发起攻击。

傅尔丹果然中了诈降计,他把假消息信以为真,因此他打算趁准噶尔军队未集结完毕之际,出其不意奇袭准噶尔大营,这样就能一举击溃噶尔丹策零,而自己也立下了头功。

于是傅尔丹命一万前锋部队沿科布多河向西进发,留下五千士兵驻守科布多河以东,截断噶尔丹策零败退后的归路,而傅尔丹自己率大军押后。按照傅尔丹的战略部署来看,确实很合理,但是前提是他获得的是真消息。

噶尔丹策零为了继续引诱傅尔丹冒进,他故意又让手下被傅尔丹抓获,然后向清军交代准噶尔军队有两千余人屯驻在博克托岭,傅尔丹立功心切,他决定先吃掉这两千准噶尔骑兵,然后直接奇袭还在等待的准噶尔大营。

那两千准噶尔骑兵当然是与傅尔丹的前锋部队一触即溃,随即傅尔丹率主力大军与前锋部队会和共同追击败逃的准噶尔骑兵。之后这些败逃的准噶尔骑兵就把傅尔丹的军队引到了博克托岭大峡谷,准噶尔军队在博克托岭大峡谷埋伏了两万铁骑,这两万准噶尔骑兵就如同天神一般突然从峡谷埋伏处冲了出来,直到这时傅尔丹才明白自己中计了。

两万准噶尔骑兵突然杀出来,清军立刻阵脚大乱,傅尔丹的清军等于被准噶尔骑兵包了饺子,傅尔丹眼看形势不利于自己,于是赶紧传令全军撤退,向和通泊一带撤退。和通泊是博克托岭大峡谷周围的一片溪水绿地,傅尔丹打算让军队向这撤退就是为集结军队再往科布多撤退。

噶尔丹策零当然不会让傅尔丹大军撤回科布多,在科布多清军有城塞,不利于准噶尔骑兵的优势发挥,仅三天时间准噶尔军队就追上了清军,而当时清军正驻扎在和通泊,还在等待其他撤退回来的清军,噶尔丹策零当然不会给傅尔丹集结军队的机会,于是他充分发挥了准噶尔骑兵的机动性能,他根本不给傅尔丹驻扎的机会,直接奇袭了傅尔丹大本营。

清军突围出博克托大峡谷时就已经付出惨重代价,这时正是残兵败将士气低落,还没来得及休息又被准噶尔军追击上,所以这一战注定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满清八旗军惨败。

这一战也就是和通泊之战,在此战中清军四位将军临俘自尽,一位副将和七位王公贵族在混战中当场阵亡,之前力谏雍正不可对准噶尔用兵的鳌拜孙子达福最后还是被雍正派上战场,虽然他不主张用兵,但是在战场他没有怂,他主动要求替傅尔丹殿后,达福为了掩护傅尔丹杀出重围,自己率军阻截准噶尔骑兵,最终达福在战场上被准噶尔骑兵踩踏而死。

和通泊之战非常惨败,除了留守科布多河的五千清军,傅尔丹带去追击准噶尔的两万多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傅尔丹仅率两千余人惨败逃回。

由于傅尔丹统率的是满蒙八旗精锐,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战死在了和通泊之战中,京城很多八旗家族的子弟都上了战场,而八旗子弟既有钱还非常好面子,家里面出了这种为国捐躯的亲人,自然要将其风光大葬,所以这直接导致了京城中殡葬行业异常火爆。

傅尔丹战败还引起了连锁反应,他战败导致了西路岳钟琪军独木难支,岳钟琪虽然比傅尔丹更加沉着冷静,岳钟琪所率军队已经深入准噶尔汗国,一度收复了乌鲁木齐,也正是由于岳钟琪大军攻入准噶尔汗国太深了,加之傅尔丹战败,没人能呼应岳钟琪军队,而深入作战导致了清军军需补给不到位,因此噶尔丹策零抓住机会反攻岳钟琪军队,最终在哈密之战中岳钟琪所率清军也被噶尔丹策零击溃。

可以说和通泊之战导致了西北两路清军全都最终战败,也导致了在康熙晚年胤禵对准噶尔的军事打击压制优势彻底被打没了,这让雍正十分震怒。

当时雍正最为信任和喜爱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去世,在胤祥去世后雍正非常悲伤,加之操劳国事,雍正一度病危,险些去世,在雍正八年(1730年)下半年时,雍正都已经召见心腹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等人面谕遗诏了,此后雍正虽然挺了过来,身体逐渐复原,但太医叮嘱他要节制身体不可动怒。

结果雍正九年(1731年)先是傅尔丹和通泊之战惨败,在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年(1732年)岳钟琪又在哈密之战中被噶尔丹策零击溃,这两次打击让雍正怎能不动怒,尤其是和通泊之战完全是主帅傅尔丹鲁莽冒进,造成了连锁反应,雍正当时身体刚好不久,在听到和通泊之战惨败的消息后,气得差点又背过气去。

所以雍正如此震怒,那傅尔丹和岳钟琪二人也不会好过了,雍正命人将傅尔丹和岳钟琪全部下狱由兵部议罪,兵部本来将二人判处斩立决,雍正念在二人此前多有战功的份上,因此亲自改二人的斩立决为斩监候,留了二人一命。

虽然雍正换了前线清军主帅,但雍正也是非常苦恼,他已经陷入无将可用的地步,傅尔丹有勇无谋战败还说得过去,但是岳钟琪是老成持重的名将,在年羹尧被雍正赐死之后,西北前线雍正最为倚重的就是岳钟琪,现如今连岳钟琪都惨败于噶尔丹策零,那放眼大清谁还能平定准噶尔的边患。

所以雍正在这时期十分重视准噶尔的问题,他认为对噶尔丹策零“若不迅行扑灭,将来必为蒙古之巨害,贻中国之隐忧”。

和通泊之战后续:最终谁替雍正摆平了准噶尔的边患?而准噶尔汗国最终结局如何?

在雍正忧虑之际,前线却传来了捷报,原来雍正的妹夫、康熙十公主的丈夫和硕额驸博尔济吉特·策棱击退了噶尔丹策零的两个同族勇将大策凌敦多布和小策凌敦多布。

清朝的这位额驸策棱是蒙古喀尔喀部的王子,他出身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以血统而论比准噶尔部的绰罗斯家族高贵得多。喀尔喀蒙古经常受到准噶尔部的侵扰,因此策棱对准噶尔非常仇视。

雍正当初本没想到妹夫策棱能平定准噶尔边患,一看他击退了准噶尔的两员猛将,于是雍正下旨命策棱和顺承郡王锡保联军攻打噶尔丹策零。

雍正十年(1732年)策棱在额尔德尼昭之战中大破噶尔丹策零,斩杀准噶尔骑兵一万余人,此战策棱本能生擒噶尔丹策零,但由于抚远大将军马尔赛没有及时配合策棱组成包围圈,以至于噶尔丹策零率残部跑回了老巢伊犁。

后来雍正怒斩马尔赛也无济于事,噶尔丹策零最终还是逃回了伊犁,他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向雍正求和,而雍正虽然最终大胜,但也是损失惨重,因此只得罢兵。

击退噶尔丹策零的第一功臣雍正的妹夫策棱被晋封为和硕超勇亲王,并追谥已经去世的妹妹十公主为固伦公主,并赐予策棱家族黄带子身份,也就是策棱额驸成为了亲王,子孙还享有皇室嫡系成员才有的黄带子身份,后来雍正为了防备准噶尔汗国,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之职,而策棱就是首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从此策棱常年驻扎乌里雅苏台(现今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以防备准噶尔汗国。

自此之后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清朝统治外蒙的最高军政长官,这一职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此后雍正再也未能解决准噶尔的问题,不过清朝与准噶尔汗国在和通泊之战和额尔德尼昭之战后又进入了相对较平稳的时期。

雍正没能解决准噶尔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他寿命不够,因为在十多年之后,他的儿子乾隆就攻灭了准噶尔汗国。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瘟疫,噶尔丹策零感染瘟疫去世,准噶尔汗国在瘟疫的侵袭下加之噶尔丹策零死后诸子争位爆发了严重的内乱,此后准噶尔汗国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争位内乱之中。

当乾隆得知准噶尔汗国爆发内乱之后,他就决意对准噶尔汗国用兵,他要完成父亲雍正和爷爷康熙都没能完成的事情,那就是彻底攻灭准噶尔汗国。

但由于和通泊之战给予了满清贵族如噩梦般的记忆,因此当乾隆与群臣商议决意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们都认为康熙和雍正都没能攻灭准噶尔汗国,那就是天意,不违背天意再对准噶尔汗国用兵。只有乾隆的小舅子大学士傅恒力主对准噶尔汗国出兵。

天意这种事当然是糊弄普通愚民的说法,乾隆当时正当青年,热血澎湃,干劲十足,他怎么能被当初的和通泊之战所吓倒,于是乾隆力挺傅恒,力排众议,坚决要对准噶尔汗国用兵,启用傅恒为统帅,并恢复了雍正时期的名将岳钟琪官职,命岳钟琪联合傅恒进攻准噶尔汗国。

乾隆二十年(1755年),傅恒和岳钟琪联军攻克了准噶尔汗国都城伊犁,生擒末代大汗达瓦齐。后来乾隆又通过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彻底巩固了清朝在新疆地区的统治,并设立伊犁将军来管理新疆地区事务。至此困扰了清朝三代帝王的西北边患准噶尔汗国彻底被乾隆平定,而攻灭准噶尔汗国也成为了乾隆十全武功之一。

写在最后

和通泊之战表面上看是统帅傅尔丹中了诈降计冒进所造成,实际上也说明了当时清朝八旗军战斗力在下降,毕竟经历了康熙盛世,八旗军的战斗力不如一直在称霸扩张的准噶尔军也是正常。而傅尔丹与岳钟琪之间虽说是两路大军齐头并进,但实际上互相配合并不好,配合不协调也是间接导致了和通泊之战惨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还在于雍正和张廷玉对当时准噶尔局势的判断错误,以当时清朝的局势来说,对待准噶尔汗国还是应该以防守为主,不能主动出击,毕竟战线拉得太长,局势会很不利,而通过防守反击来消耗准噶尔汗国才是正确的战略。

总得来说和通泊之战是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输得最惨的一次败仗。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7. 为什么吴三桂推翻满清会失败?

吴三桂推翻清朝失败这件事,如果细究起来,原因就太多了。

首先,作为明朝降将,吴三桂的名声一直比较一般。尤其是杀了南明的永历帝之后,名声更是臭到了家,非常不得人心。其次,吴三桂巅峰时期,影响力确实很大,但真正能够实际控制的地盘,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这就给了清朝各个击破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就在双方僵持的关键时刻,吴三桂自己忽然病死了。而吴三桂的死,直接导致他这边人心大乱,再也没人能够撑起全局。所以,失败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倒是不妨先回顾一下,吴三桂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历史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当时在山海关以外的辽东地区,清朝正虎视眈眈,随时会攻破山海关;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虽然占领了北京,但势力范围却仅仅只局限于河北、河南、山西以及陕西等地,在南方并没有什么根基。

另外,以张献忠为首的大西政权,则是占领了四川地区,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而在广阔的江南地区,则是依然由明朝政府控制。

这就是崇祯皇帝去世的时候,天下的基本割据。而除了这几个超强势力之外,中原地区其实也有其他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农民军。这些农民军,虽然数量很多,但整体上却并没有争夺天下的实力。

就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候,时任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城门,放清朝大军入关了。吴三桂之所以会放清军入关,除了清朝给的好处比较多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吴三桂误以为自己在北京的家人,都已经被李自成这边给害死了。连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都被李自成麾下的将领霸占。

所以,吴三桂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而随着清军入关,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历史就比较复杂了。喜欢清宫剧的朋友,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基本上都局限在当时的顺治皇帝身上。大家比较了解,顺治皇帝少年时代的恋爱史,或者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那些逸闻野史。而对于正史上真正波澜壮阔争夺天下的那一部分历史,则是相对了解较少。

实际上,清军入关之后,遭受的抵抗强度,是难以想象的。虽然清军已经攻入了中原,并且在一片石之战当中,击败了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主力。但当时的清军主力,满打满算其实也就不到十万。就算加上吴三桂率领那部分投降明军,以及臣服于清朝的蒙古军队,清军总数仍是不超过二十万。

相比之下,不管是当时战力犹存的李自成,还是雄踞蜀地的张献忠,亦或者南明朝廷,军队数量都远胜清朝这边。虽然在战力上,可能比不上清朝的八旗军。但在人数上,确实要胜过清军太多了。

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作战过程当中,清军遭遇的民间抵抗,更是强的难以想象。哪怕清军已经用上了屠城这种手段,仍是无法让南明军队投降,反倒是导致民间抵抗更强了。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那些汉人降将,去缓和江南地区的抵抗。

如此一来,作为最早投降清朝的汉人降将,吴三桂的重要性,就瞬间凸显了出来。

和很多人想得不太一样,吴三桂对于清朝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打工仔,而是更近似于一个职业合伙人。吴三桂降清的时候,手下的精锐军队接近五万。当时的清朝主力军队,全部加起来,也就十多万而已。

另外,在南下的过程当中,吴三桂也在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麾下军队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吴三桂不但属于职业合伙人,而且还是大股东!

自清军入关开始,接下来的十八年时间里,吴三桂一直替清朝征战,而且一直是冲在最前方。在整个顺治时代,清朝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消灭大顺、大西以及南明政权。至于说顺治皇帝的恋爱史,以及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的那些绯闻,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根本无足轻重,对历史没有任何影响力。

在整个顺治时代,吴三桂不断率军南下。尤其是在西南的战事当中,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攻略西南的过程当中,吴三桂也不断安插自己的旧部。很多西南地区的官员,都是吴三桂的下属,这就为后来吴三桂的起兵,奠定了基础。

公元1659年,清朝顺治十六年,吴三桂正式率军攻入云南。当时的云南以及广东广西等地,已经是南明政权最后的一点地盘了。一年多以后,吴三桂不但控制了整个云南,还率兵攻入缅甸,逼迫缅甸国王,交出当时逃往在缅甸的南明末代皇帝,永历帝朱由榔。

最终,在吴三桂的逼迫下,缅甸被迫交出了永历帝。此后,永历帝被带回昆明,公开被处死。永历帝的死,也成了吴三桂后来起兵之后,最不得人心的一个关键点。如果说,之前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还只是为自己家人报仇,在道义上站得住脚,可以得到很多人的理解。那么处死永历帝这件事,则是让吴三桂彻底失去了人心。

毕竟,明朝政府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而吴三桂杀了永历帝之后,这些人自然也就不愿意再支持吴三桂了,这就为后来吴三桂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永历帝被杀之后,南明政权最后的一点力量,也彻底烟消云散了。自此之后,南明政权成了历史,清朝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同时,对于吴三桂来说,自此之后,外部的敌人也没了。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之前南明强大的时候,吴三桂以及他麾下的军队,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如今,南明已经消失了,那再之后,吴三桂又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和价值,存在于清朝的统治体系当中,这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从吴三桂的角度来说,当时的吴三桂,希望自己能够像明朝的沐家那样,永镇云贵,成为云贵地区的土皇帝。在明朝的时候,云南的沐王府,可以说是鼎鼎大名,直到今天都被大众所熟知。

而沐王府的初代王爷,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后来被朱元璋封到了云南。此后世世代代,一直到明朝灭亡,都在帮明朝镇守云南边境。甚至到了南明后期的时候,更是成了抵抗清军南下的主力。

吴三桂和清朝皇帝的关系,自然比不上当年沐英和朱元璋的关系。而吴三桂对清朝的忠诚,肯定也比不上当年的沐英和沐家。但毫无疑问,吴三桂想做云贵地区的土皇帝,直接辖制一方,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从清朝中央政府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清朝中央来说,一个尾大不掉的地方藩王,直接辖制整个西南边境,这个雷实在是太大。如果哪天爆了,很容易会动摇清朝在全国的统治。所以吴三桂的这个设想,清朝中央是不愿意接受的。

但是,不愿意归不愿意,当时的时局,却逼着清朝中央,不得不同意吴三桂的请求。

因为,就在公元1661年这一年,刚刚成年不久的顺治皇帝,忽然驾崩了。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出家了。不管真相如何,总之,在这一年,清朝的皇帝,确实是从成年的顺治皇帝,变成了当时只有8岁的康熙皇帝。

随着康熙皇帝登基,清朝高层出现了主少国疑的局面。当时以多尔衮为首的一众清朝开国牛人,都已经去世,虽然有孝庄太后极力维持局面,但还是无法避免主少国疑的局面出现。而且,这一年,吴三桂虽然已经控制了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但南明政权还是有一点实力。直到一年之后,永历帝才真正被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接受吴三桂的请求,不接受那些汉人武将的请求。那么顷刻之间,整个南方就有可能全部易帜。到时候清朝还能否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公元1662年,就在吴三桂干掉永历帝的那一年,吴三桂正式被封为亲王,同时全权辖制整个云贵。与此同时,比如尚可喜、耿精忠等其他降将,也纷纷就藩。虽然他们对于清朝的功劳,没有吴三桂那么大,但在南方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清朝政府为了维持在南方的统治,不得不让他们封王,同时辖制当地。

这一年,吴三桂51岁。

但是,从他们封王的那天开始,他们和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就呈现出无法调和的状态。

就藩之初的吴三桂,不但辖制了整个云贵地区,而且连当地的财权、人事权、司法权以及军事指挥权,都牢牢地抓在了手里。除了行政和外交这两项权力,名义上还掌握在清朝中央政府手里之外,整个云贵地区,俨然就是一个国中之国,连清朝中央都插不进手。

对于这样尾大不掉的藩王,清朝中央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从永历帝被干掉的那天开始,既然南明已经不存在了,那清朝自然要开始着手削减吴三桂等人的权力。于是,就在这之后不久,清朝中央的削藩手段,开始逐渐用出来了。

首先,公元1663年,就在永历帝被杀不到一年之后,清朝以战事结束为由,收去了吴三桂手里的一部分军权,同时收回了吴三桂的人事任免权。四年之后,清朝政府又用阳谋,逼迫吴三桂主动上书,请辞总辖云贵地区的位置,清朝中央趁势同意,允许云贵两省的高级官员,直接归属中央管辖,不再归吴三桂管辖,同时还拿走了吴三桂手里的司法权。

到了这个时候,看似强大的吴三桂,已经开始逐渐被清朝中央给压制了。而且,在拿走吴三桂手中权力的同时,清朝中央还在不断向云贵地区安插钉子,任用中央信得过的官员。

如此一来,吴三桂手中的权力,被大幅削减了。对此,吴三桂自然也不愿意,后来还以镇压当地治安的名义,趁机再次扩军,并且向朝廷索要军费。

就这样,在这种暗流涌动的斗争下,双方争斗了好几年,只能算是各有胜负,谁都没有取得大的胜利。而这种僵持,也为接下来吴三桂的起兵,埋下了伏笔。

从吴三桂的角度来说,当年吴三桂刚刚拿下云贵,并且全权节制云贵的时候,显然是势力最大的时候。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吴三桂,没有选择就地反叛呢?那样不是更容易成功吗?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的吴三桂,作为一个明朝降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别看当时吴三桂手里军权不小,但真打起来的话,恐怕根本没多少人愿意追随他。而且,当时的吴三桂,确实也想做一个忠臣良将。清朝当时给他的待遇,已经好得无以复加,这种待遇,也让他当时没什么造反的心思。

造反当皇帝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很过瘾。但实际上,只要活的还不错,其实没谁愿意真的造反。毕竟,没有人愿意主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但是,等到康熙年间,随着清朝中央逐步开始削藩,吴三桂手里的权力被一点点拿走,这时候的吴三桂,才终于有了造反的念头。而且,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在云贵地区就藩多年,政治影响力也足够大了。这时候再造反,确实也有足够的人追随他。

而这种矛盾,最终在公元1673年的时候,被彻底激化了。

这一年,广东的尚可喜,以及福建的耿精忠,都被迫主动上书,希望能够放弃镇守边疆,返回老家或者京城养老。对于两位边疆藩王的请求,康熙皇帝直接批准了他们的退休报告。如此一来,仅剩下的吴三桂,自然也不得不主动上书,请求回家养老了。

但是,已经坐镇云贵多年的吴三桂,自然不愿意就这样放手。同时,吴三桂也知道,如果自己想争的话,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所以,在这一年年底,经过私下的串联之后,吴三桂趁势起兵,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杀了云南巡抚,正式开始起兵造反了。

就在吴三桂起兵的同时,各地的前朝降将,也开始纷纷响应。尤其是很多吴三桂留守在各地的旧部,更是就地起兵。在各种文艺作品当中,这场叛乱,似乎只有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家,在对抗清廷中央政府。但实际上,正史上的这个名单,那就要长太多了。

吴三桂起兵之后,很快,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禄,都开始同时起兵。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福建耿精忠,以及广东的尚可喜,这两省基本上是全省反叛了。

从这个名单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吴三桂的影响力,基本上遍及了整个南方。而且,就连河北地区,都有了响应吴三桂的力量。要知道,河北可是紧邻北京的,如果河北这边叛乱军队多一点,直接打下北京,生擒康熙皇帝,都绝非难事。

与此同时,一直盘踞在台湾以及南海地区的郑家,也开始站到了叛军这一头。郑家的加入,更是让叛军在海上的力量,瞬间压倒了清廷。

从整体实力来看,此时叛军这边,显然是极强的。叛军的整体实力,未必一定能够超过清朝中央,但和清朝中央平分秋色,肯定问题不大。如果吴三桂能用好这些力量,就算不能彻底灭了清朝,改朝换代,至少割据江南问题不大。甚至占据整个黄河以南,恢复当年北宋的巅峰疆域,绝对是有可能的。

但问题就在于,从起兵的那天开始,叛军这边就是一盘散沙。

那些响应吴三桂的各地军阀,虽然跟着吴三桂一起造反,但未必真的愿意听从吴三桂的命令。他们之所以愿意反叛,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权力不被清廷拿走。如此一来,大家自然各自心怀鬼胎,各有各的算计。

这就给了清朝中央,各个击破的可能。

对此,吴三桂自然也不是不知道。吴三桂很清楚,这些看起来很支持自己的各地军阀,其实都是猪队友。想要指望他们,帮自己干翻清朝中央,基本不可能。而吴三桂对他们的唯一期望,就是希望他们能多拖住清朝的一部分军队,给自己多争取一段时间。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才行。

按照吴三桂的计划,前期主要依赖这些炮灰队友,去吸引清朝主力。自己则是趁机猥琐发育,先控制整个云贵地区,然后趁势向湖南湖北发展,控制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只要能够扼守住长江,下一步,吴三桂便可以趁势向四川发展。拿下四川之后,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比三国时期最巅峰的蜀国,还要更强大了。此时的吴三桂,可以从四川这边,和陕西的王辅臣取得联系,继而攻占整个关中。

如果这时候,尚可喜耿精忠他们,和清朝主力两败俱伤的话,吴三桂更是可以趁势进攻队友,很快拿下整个江南。手握整个江南,再加上一个关中地区,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比当年刚刚称帝的朱元璋,还要更强了。

客观来说,吴三桂的这个计划,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如果成功的话,清朝估计也就没了。最好的结果,也是退回黄河以北,或者退回东北老家。但问题是,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大实现的可能。

因为这个计划想要实现,首先,吴三桂需要迅速控制整个云贵。这个不难,吴三桂起兵之后,很快就做到了。下一步,吴三桂需要拿下湖南湖北,而且不能损失太多兵力。同时,四川的几位降将,以及陕西的王辅臣,都必须坚定支持他,甚至愿意把他带入自己的地盘。

而且,尚可喜和耿精忠等人率领的势力,还得坚决和清军主力进行消耗战,丝毫不考虑吴三桂日后可能从背后捅刀子。

这个可能性,其实无限趋近于零。所以,这个计划想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果不其然,在这个计划刚刚走到第二步的时候,吴三桂就卡住了。公元1674年,吴三桂正式攻入湖南,占领了湖南岳州。但接下来,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吴三桂都没能占领整个湖南。因为康熙皇帝在荆襄地区,布置了大量精锐,阻击吴三桂北上。吴三桂手下的大军,根本就打不过去。

随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间越拖越长,清朝在其他战场上,却开始逐渐取得优势。两年之后,尚家和耿家因为战事不利,直接投降了。而且,在这两年当中,尚家还和台湾的郑经打起来了。双方原本都是反清的盟友,但是却因为地盘原因交战,产生了大量的内耗。

所以,尚家和耿家,虽然打了两年,但是却并未给清军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反倒是两家投降之后,直接让吴三桂的侧翼,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至于其他各地的军阀,此时也基本被清军各个击破了。尤其是陕甘地区的王辅臣,更是直接再次投降了清廷。王辅臣的投降,注定吴三桂就算能拿下长江以南,再进一步攻入四川,一样无法进取关中。这就导致吴三桂的整体战略规划,彻底成了泡影。

总之,打了两年之后,吴三桂忽然发现,所有队友基本上都没了,只剩下他一家而已。而且,此时的吴三桂,还仅仅只能占领云贵地区,以及湖南湖北的一部分。到了这个时候,清廷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吴三桂再想逆风翻盘,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了。

在这种局面下,为了鼓励自己麾下的将士,公元1678年,也就是正式造反四年之后,吴三桂在衡山祭天,正式称帝。吴三桂称帝这个举动,对麾下的将士有多大的鼓舞作用,确实不好说。但对他本人而言,确实让他过了一把皇帝瘾。

与此同时,吴三桂意识到,自己原有的战略规划,已经彻底没希望了。再加上此时耿家和尚家已经投降,不再是他的队友。所以,在这之后,吴三桂转变了思路,打算先死守长沙,阻挡清军南下。至于他本人,则是率军攻略两广,先把两广拿下来再说。

不得不说,吴三桂本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吴三桂主动率军进取两广之后,两广地区的清军,很快就开始败退。几个月之后,大半个广西,基本上都被吴三桂给拿下来了。

如果吴三桂能继续打下去,拿下两广乃至福建,还是有希望的。一旦占据了这几个沿海省份,再依托岭南的地形进行防守,清朝就算以后想镇压吴三桂,恐怕也得耗尽国力,而且还未必一定能成功。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吴三桂本人忽然病死了。

这一年,吴三桂已经67岁了,早已不复当年的勇猛。多年的征战和政治斗争,已经彻底耗尽了他的心力。而吴三桂死后,因为其长子早逝,所以他的皇位由他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但和吴三桂比起来,年轻的吴世璠此时才十三岁左右,别说治国了,防守都防不住。

所以,勉强又撑了两年多以后,清军攻入云贵地区,最后攻破昆明。在攻破昆明的同时,吴世璠自刎而死,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也终于彻底被平定了。

纵观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整个经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从一开始,吴三桂就没什么成功的希望。三藩叛乱刚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很强,但本质上只是一盘散沙。

如果吴三桂能够指挥所有叛军,专心和清军对战的话,或许还有很大的机会取胜。但问题是,就凭吴三桂当年投降的经历,以及之前绞死永历帝的做法,吴三桂注定不可能得到这些反叛军阀的认可,自然也不可能指挥他们了。

说到底,归根到底,吴三桂的这场叛乱,从一开始就没什么胜利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4)
极品乡村生活最新章节(利用空间里的水和家
上一篇 2024年06月18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6月18日

相关推荐

  • 被女友看不起,穷小子觉醒透视神眼,靠赌石一天挣了两千万

    小说: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普通的穷小子。我长相平平,身材普通,学历一般,工作也是一份普通的薪水。虽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和能力,但是我一直都对自己抱着希望,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最近的一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些困扰。我交了...

    2023年12月13日
  • 玄幻小说:一剑独尊(一)

    人类,你随我来吧。蟒蛇说完朝一个洞口游了过去,张锋明随即跟在蟒蛇的后面。这个洞的洞口并不大,不过刚好可以进去一个人。张锋明进了洞后,当即发现里面十分宽敞,而且还挺高,而且这个洞一直往里面延伸。看来这个洞真的可以连通外面的世界。这个洞果然是通往...

    2023年12月30日
  • 五本豪门先婚后爱文,联姻也有真情在,冷酷总裁假戏真做恋上她

    五本豪门先婚后爱文推荐,献给喜欢阅读的书友们!联姻也有真情在,霸道总裁动心最迷人!不信,且看第一本:《先婚厚爱》作者:半袖妖妖简评:这是一篇浪漫纪实风格的豪门小甜文,主要讲述一个因相亲坐错位置而引发的先婚后爱的故事。女主陆繁星是才华横溢的珠宝...

    2024年02月05日
  • 冷血王爷的代嫁弃妃(安知晓的代嫁弃妃)

    结局是一对一的,虽然流苏为萧绝生过一个孩子,但转了一圈爱的最终还是南瑾,而且南瑾也才是真正的上一世她爱的萧绝!好的结局,这篇很好看!...

    2024年05月12日
  • 杀猪刀的温柔全部作品(娱乐圈哪些明星早年的照片)

    1、沈腾——麻花的台柱子。现在火的不要不要的。虽然爆火时比较晚,但凭借自己的搞笑天分,火遍大江南北。目前可以说是跻身中年叔叔的行列,但想当年可是校花校草级别的帅哥呢!有图为证:...

    2024年06月03日
返回顶部